吉林省教育科学院举办“教育科学发展论坛”第十讲

日期:2021-08-26 14:08:00
来源: 吉林省教育科学院
浏览: 20

  3月2日,吉林省教育科学院举办“教育科学发展论坛”第十讲,邀请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院长田毅鹏做题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构建问题”的报告。论坛由省教育科学院院长兼党委书记高斌主持,副院长徐向东及全体教科院同志现场参加会议。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田毅鹏做讲座
 

  本次报告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战略全局中,以生动的案例阐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构建的背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内涵以及未来的思考,给加强教育科学话语体系建设,拥有教育科学研究的话语权带来启示。首先,田教授介绍了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两个大背景,解决话语体系“西强我弱”等问题是面对世界发展格局的复杂化和中国发展奇迹的必然要求。接下来,田教授从六个方面解释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内涵,一是“继承性”,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形成依托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国外哲学社会科学三类资源,并通过调查研究和实践实现了“三类资源”的融通和创造性的转化。二是“民族性”,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推动了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并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和方案。三是“原创性”,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以实际问题为研究起点,以创新的理念、方法为主题。四是“时代性”,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产生于“百年未有之变局”的时代定位,同时促进了新时代的形成。五是“系统性”,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不断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努力构建一个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加强话语体系的建设。六是“专业性”,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专业发展路径为学科化、学科领域、学科共同体和跨学科发展。最后,田教授提出五点思考,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构建中,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二要打造和完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三要立足本土传统,放眼世界,加强国际交流;四要实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工程,加强队伍建设;五要严谨治学、注重诚信、讲求责任,解决好学风问题。
 


讲座全景
 

  在报告交流环节,大家围绕如何立足吉林需求找到教育关键问题,如何进行跨学科的研究和如何将家庭教育做得更好等问题与田教授进行交流探讨。

  高斌院长在总结中说到,报告中提到毛泽东主席在《反对本本主义》中的“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调查研究”作为我院的特色与优势,是我院在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时一贯坚持的做法,更是我院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同时希望加强与吉林大学的合作,通过高质量的跨学科研究与交流,提升我院教育科学研究质量和服务决策咨询能力。最终,让我们说出的话有人听、有人信,写出的话有人读、有人看,有作用。
 


参会代表合影

 


教科所组织观看讲座

 


学校组织观看讲座
 

  【 撰稿:滕一霖  |  吉林省教育科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