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吉林省教育科学院 邮编:130022 地址:长春市湖波路65号 联系电话:0431-85386528 吉ICP备05009815号-2 吉公网安备22010402000770号 |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推动教育科研工作者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4月17日上午,我院组织开展第四期读书分享活动。会议由院党委委员、办公室主任张胜利主持,院学前教育研究所围绕成尚荣先生的著作《儿童立场》展开分享,全院同志参会学习。
图1 读书分享会现场
图2 张胜利主任主持会议
《儿童立场》以哲学思维关照教育本质,在儿童认知图式与成长规律的阐释中,展现出深邃的教育智慧与人文关怀,提出儿童研究是教育研究的母题,“儿童立场”是教育的基本立场。
会上,学前所杨琳对成尚荣先生的个人经历、核心内容及教育价值等进行了系统阐述。通过对教育的大智慧是认识和发现儿童,“派到儿童世界去的文化使者”的教师定位,“可能性的召唤”“心灵的谷仓与那口藏着的水井”四辑内容的分析,重点解读了“儿童研究是教育研究的母题,儿童立场是教育的基本立场”这一核心观点。她提到,成尚荣先生将丛书视为“自己人生的第一次小结”的深刻意义,以人生坐标比喻教育生涯,强调教育者要在不断回顾与反思中讲述属于自己的教育故事,指出这一观点为全书奠定了“回归儿童、回归教育本真”的思想基调。
图3 杨琳作读书分享
学前所负责人滕一霖介绍了《儿童立场》的推荐理由,梳理了儿童观的演变脉络,点明儿童立场的提出正是源于儿童观的改变,并进一步阐释其核心要义及对教育科研的启示。她指出,教育研究必须立足儿童视角,密切关注儿童所处的环境,挖掘儿童发展的无限可能性。这本书不仅是理论著作,更是与教育参与者的心灵对话,其蕴含的理念与观点,不断为教育研究提供启示与参考。
成尚荣先生受邀为我院教育科研人员录制了《儿童立场》解读视频,从三个方面对“儿童立场”进行阐释:一是对已有的儿童观进行新的挖掘,赋予其新内涵并实现理念提升;二是将儿童立场与法治建设相结合,在以往研究基础上开辟新路径;三是强调坚守儿童立场要防止陷入极端的儿童中心主义误区,应将国家立场和儿童立场有机统一。同时,成先生还呼吁教育工作者在创新人才培养和教育强国建设的时代要求下,要自觉构建“我的儿童学”,不断加深对儿童的认识与发现,积极回应时代要求和未来需求。
图4 滕一霖作读书分享
在互动交流环节,与会人员围绕儿童研究、教师角色、儿童视角等关键词展开深入讨论。大家肯定“儿童立场”在教育科研中的重要价值,认为它是精准把握教育需求、优化教育科研方向、提升研究成果实效的重要基石。
张胜利在总结发言中指出,本次读书交流活动通过多维度、深层次的研讨,使与会人员对儿童教育的本质有了更深刻地理解。她强调,教育工作者应当始终以儿童立场为根本出发点,将理论思考转化为教育实践智慧,让教育真正回归育人初心,为儿童成长提供更有温度、更有深度的教育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