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育学术交流 >  智库建设 > 

吉林省教育科学院“教育科学发展大讲堂”暨吉林大学骨干教师“数智时代教育变革与创新”培训会在吉林大学召开

日期:2025-03-31 10:03:00
来源: 吉林省教育科学院
浏览: 20
为持续发挥对教育数字化战略实施的支撑作用,引领全省教育科研工作者共同探讨数智技术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2025年3月7日下午,吉林省教育科学院“教育科学发展大讲堂”暨吉林大学骨干教师“数智时代教育变革与创新”培训会在吉林大学顺利召开。
本次会议由吉林省教育科学院与吉林大学联合举办,特邀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马昱春教授作专题报告——《为什么DeepSeek可以重塑你的课程?,吉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张然,吉林省教育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郭天宝,副院长徐向东、郭喜永出席。会议由吉林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王医术教授主持,部分吉林大学骨干教师和省教科院教师现场参会,全省大中小学教师及相关教育工作者同步直播参会,线上观看点位达3.6万。

图1 会议现场

会上,马昱春教授围绕DeepSeek如何重塑课程这一主题,以精准理解人工智能大模型为切入口,全面系统阐释了DeepSeek赋能教育教学的深层逻辑,并从实践操作层面展示了如何借助AI定位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难点、优化教学设计,既为教师重构课程体系提供了基本认知框架,又为教师重塑个人课程指明了具体操作方式。她指出,AI时代,教师借助大模型基座能够打破传统学科壁垒、重新调整课程切入点、提升师生互动深度、有效解决教学痛点,但在提高教学效能的同时要注重同步融入思政元素,确保育人方向的正确性。之后,现场教师还就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分层教学模式探索、AI伦理与课程思政融合等问题展开讨论交流。
图2 马昱春教授作学术报告
解读总结环节,张然副校长指出,面向学校发展需要,高校教师要站在AI前沿,探索智能时代高素质人才培养新模式,回归育人本质,为吉林大学教育数字化转型抢占先机。王医术教授结合病理学课程创新实践,强调要以学生需求为导向重构课程体系,实现技术赋能与育人本质的深度融合。
郭天宝院长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在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纵深推进过程中,大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呈现一体化发展态势。教师是AI+教学设计的第一责任人,其数字素养提升至关重要。面临新形势、新要求,教师要积极求变、主动应变,勇于突破传统教学限制,敢于创新应用AI技术,紧抓教育教学难点,精准定位学生需求,在人工智能+教育的思考与实践中,加强自主AI赋能,努力成长为符合时代需要的“智慧型”新教师。
本期大讲堂首次联合吉林大学共同搭建教育发展交流平台,在整合全省优质教育资源、创新科研协同范式上取得了新突破。未来,吉林省教育科学院将持续发挥科研引领作用,深化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研究,共享前沿教育发展成果,为吉林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提供智力支撑。